曾是合资销冠,如今优惠2万,外形精致空间有惊喜
一句话点评本田缤智:
人机工学设计优秀,依旧是空间魔术师,动力孱弱,隔音未见显著提升。
优势:
1、外形设计精致,审美更现代
2、空间利用率高,内部设计有巧思
3、人机工程学设计优秀,视野通透
4、座椅包裹性强,转向手感扎实
不足:
1、全系1.5L+CVT,动力孱弱
2、NVH表现失望,底盘滤振性不佳
我一直都很推崇本田最新一代车型的设计语言。平直的线条取代了上代车型复杂的曲线和折角,简洁的车身形面也凸显了更加现代的审美,这一点在新款缤智上也有体现。
全系LED大灯和密集的车身同色中网饰条搭配得当,并与贯穿车身前后的腰线融合。
除了简单朴素的黑白色,这代缤智还推出了粉紫色、浅蓝色和浅绿色等格外年轻活泼的车漆选项,除此以外还有黑色车顶的撞色设计。
18英寸轮圈的造型也很美观,用隐藏边框的方式让它看起来更显大。但可惜的是我试驾的顶配车型才会匹配225/50 R18规格的轮胎,中低配车型均采用215/60 R17规格。
尾灯的飞翼造型也非常引人注目,C柱前倾角度很大,车尾显得十分干练。
内饰和上代相比改变较大,横向贯穿的主题强调了空间感,中控屏幕尺寸不大,但操作起来算是比较便捷,有实体的主页、返回和音量调整按键。
自动空调也是全套实体按键控制,便捷好用。下方还有一个隐藏的小储物格,两侧集成了USB接口。再下方,顶配车型还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板。
Honda Connect 3.0系统支持在线音乐、导航等功能,也支持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,不过语音助手的反应时间偏慢,可处理的功能也相对有限。几天的试驾里我甚至一直都没找到怎样调整导航音量。
这台车提供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功能,如陡坡缓降(有些令人意外),调整仪表和中控屏亮度的实体按键,一个单独控制空调出风方式的开闭旋钮。
但本田在配置的取舍上有些古怪。哪怕是顶配车型,这台车的舒适性配置还是有些难以理解的缺失,如全车座椅均为手动调节,仅主驾车窗支持一键升降等。
好在缤智维护了本田“空间魔术师”的声誉。作为一台车长不足4.4米,宽度不足1.87米的小车,车内的宽敞感甚至有些违背直觉。
主驾座椅坐姿和方向盘的位置关系非常好,前方视野极佳,两侧后视镜同样宽大。方向盘和座椅采用真皮材质但皮质一般。座椅的包裹性不错,侧翼支撑能够从腰部一直延伸到肩胛骨位置。
车门饰板和顶棚有明显的外扩,中央扶手高度较低,尽可能为乘员腾出活动空间。两段式天窗带来了很好的通透感,比上代车型更加平直的窗线也改善了侧方视野。
后排座椅和地台之间有足够的高度,因此哪怕座垫长度一般,大腿的承托性也有保障,唯一显得捉襟见肘的是头部空间,1.76米的我坐上去也有些蹭头发。
“空间魔术师”是一种美誉,但凭空变出空间的“魔法”其实并不存在,空间的高效利用也意味着一些取舍。
副驾驶和后排的脚部位置都有明显坡度,后排中间座椅和地板的隆起意味着尽管缤智的注册信息是4门5座车,但还是更适合4人乘坐。
不过,座椅舒适性的取舍在后备厢的可拓展性上带来了很大好处。后排座椅折叠时座垫下探至地板上,靠背折叠后高度较低,载物空间相当可观,与此同时后备厢盖板下还藏着一条备胎。
把车开动起来,缤智在静态下营造的精致感很快就会被它的动力和隔音表现击碎。我想这是它给人印象不佳的主要原因。
由于ZR-V致在的横空出世,原本缤智和皓影之间的空白被进一步扩大。结果就是缤智的定位被迫降半级,上一代高配车型的1.5T动力总成被取消。
新一代缤智全系搭载1.5L自吸发动机,搭配CVT变速箱。发动机最大功率仅为91kW,峰值扭矩145N·m。
说实话这台发动机在中低速行驶时存在感并不强,在城市里开起来也还算够用。本田甚至为它提供了一个S挡,挂入后发动机转速会升至2500rpm。
但2500rpm正是发动机噪音的分水岭,况且即便是S挡,缤智在高速行驶时的加速度也可以用微弱来形容,想要超车的话,必须留足空间。
车厢隔音和上代相比并没有明显改善,路噪和底盘振动比较明显。后排座椅的收纳灵活性同样建立在占据空间较小的扭力梁悬挂上,尽管它为整个底盘提供了不错的刚度,侧倾支撑也比较好,但滤振性较差,后排的乘坐舒适度要再打上一个折扣。
编辑点评
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,缤智缓慢的产品迭代显然已经无法应付风云突变的市场,因此价格和销量都退到了历史低位,中低配车型落地价在11万元左右,顶配车型也出现过优惠3万元左右的车源。